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1年2月14日。

第一章 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当我们评价一个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应该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应该抛弃单一的视角,而是分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看,一是该事件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皆可计入),即「收益值」;二是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

这两个维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四象限图。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进这个图里面。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自己的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游、吃一顿大餐、看AV撸管;
  •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一首诗、背牢十个单词、看一本经典小说、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次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网上闲逛刷微博、使用微信陌陌知乎等进行成功率很低的勾搭。

如果我们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最喜欢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尽量少做或不做「短收益半衰期」的事情

除了字面意思外,这个法则暗含两层含义:

  1.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你就尽管去做,这个可以破除「选择无能」;
  2. 你不用去做那些宏伟高大的事情。即便是去做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你现在抽一分钟出来练几个字都可以,这就赚到了,就这样开始,没错!这可以破「执行无能」。

长半衰期时间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

林迪效应: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塔勒布《反脆弱》

如何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

“可是随着互联网渐渐主宰人们的生活,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忽视经典的价值。微博、朋友圈无时不刻不再刷新,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也越来越难以保持持久的兴趣。一个全民热议的话题通常也只能维持一两天的热度,随后就归于沉寂。这些碎片化、无价值的信息实际构成了一种’信息噪音’,干扰了我们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判断。”

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

  • 最长时间尺度——地理和气候环境
  • 中等时间尺度——社会和文化层面
  • 短时间尺度——具体历史时间

布罗代尔认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随机性,在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和稳定的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中、长时间尺度的因素,这些因素才是更值得历史学家记述的。

第一章内容提炼:

  • 用平衡的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视角生活。
  •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时间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 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
  • 把握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第二章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选择太多怎么办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中的“职业价值”

  1. 冒险:工作充满挑战,需要冒险
  2. 权威:在工作上运用自己的职位控制别人
  3. 竞争:工作中必须经常与人竞争
  4. 创造性与自我表达:在工作中经常运用想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5. 弹性时间:可以自行决定工作的时间
  6. 助人: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提供直接的帮助
  7. 收入:工作能够挣大钱
  8. 独立:自己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要做什么和怎样做
  9. 影响他人:工作上能影响他人的意见或决定
  10. 智性刺激:工作本身需要相当程度的思考与推理
  11. 领导:在工作中能够指导、管理、监督他人
  12. 户外工作:工作的地点在户外
  13. 说服: 工作的性质是说服他人行事
  14. 劳动:工作需要用到许多体力劳动
  15. 声望:工作能使自己在别人面前、在邻里之中有地位、有尊严
  16. 公共关注:工作能使自己很快地得到别人的关注
  17. 公共接触:工作需要经常与公众接触
  18. 认可:工作有利于自己变成公众人物
  19. 研究:工作上能发现新的东西然后应用它
  20. 例行性:工作有着固定的流程,不必经常改变
  21. 季节性:只在每一年的固定时段才工作
  22. 旅行:工作需要经常旅行
  23. 变异性:工作的职责经常更改
  24. 照顾小孩:工作的对象是孩童
  25. 手部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机械等设备的操作
  26. 机械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机械等设备的操作
  27. 数字运算: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统计学或数学

第二章内容提炼:

  •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 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 在做设计感情、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倾听内心的声音。
  •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第三章 即刻行动——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先前一步,把为完成的事情完成;

2.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第三章内容提炼:

  •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 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 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复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 行动后要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任务转换”(task switching)也可以算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课题了。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当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明显要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B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switching cost)。转换损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是任务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A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B造成干扰;

二是做B的时候需要对B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B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

  • “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可中断 核心思考区间->支持性思考区间->操作性动作区间
  • “图层工作法”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第四章 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并没有对知识的融合足够重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 的东西,再把那个小的东西进行细分,这种分解性思维的致命性缺点,就是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 潜在关联都完全被忽视了。就像在大学里,对原本一体的世界的洞察,却为了研究的方便被划分成很多个学科,更糟 的是,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分支领域的教材出自不同专家的手笔,而对不同分支课程的讲授也都由不同的教师担 任,这就导致了知识的进一步分隔。由于每位教育者只需守好自己的那一块责任田即可,所以很少有老师会主动引导 学生进行“远距离知识”间的融合思考。

只有一小部分智者表达了对这问题的关切。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戴维·玻姆批判了“分裂性”(fragmentation)这种思 维方式,他在《对话论》一书中写道:“人们在思维时总是以解刨的方式来分析事物,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但在现 实中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但出于方便剖析的原因,我们会分离出其中的一部分。”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怀 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更是直言不讳地写道:“我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 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 统一体“

  • 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构建出新的秩序。在思考一个复杂的对象时,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必须把很多或近或远的信息、素材纳入在内,这时要想把它们一一分类、整理既不现实也不经济,还不如把他们笼统的放在一起,自由碰撞和组合。

第四章内容提炼:

  •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 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和桥。
  • 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
  •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第五章 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第五章内容提炼:

  1.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2.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3. 为了让思维更好的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
  4.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5. 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因素,借助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第六章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好的做到最好,并时刻留意新的机会”——George Mosher

第七章内容提炼:

  •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
  • 努力并不是一味的用力,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
  •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 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
  • 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现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 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

第七章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

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说美国的学科细分、固定课时、标准划一的教育制度是从18世纪的普鲁士人那里迁移而来的,近一两百年来没有任何根本性的革新。而普鲁士式教育体系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处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管理的国名,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这种教育体系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那些无法了解到第一手信息的学生以及那些只被灌输了抽象、片面信息的学生往往很顺服,并且缺少主见。”回看我们国内,这种标准化教育的弊端更为明显,它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没有个性的人,一个个只知道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探索知识的、丧失了好奇心和冒险欲望的个体。

第七章内容提炼:

  •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
  • 不只在理想化的情景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练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 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构筑自己的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独一无二的智识。
  •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
  • 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