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1年2月14日。

Day One

1.希望本来就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会更讨人喜欢而已。

如果真的听说A对B有赞美(自己不能捏造哟~),一定转达赞美,即使是转了三四手的赞美也乐于转达。

“我的主持工作,是我一定会遇到很多我不熟的人。我如果遇到台语长寿连续剧的老婆婆女主角,硬要说我是她的粉丝,她听了也不会信,说不定老婆婆还觉得我很虚伪。但我如果使用转入别人赞美的方式,说:住我们大楼有一位阿公,觉得她是整出戏里最有气质的一个女生,那老婆婆女主角才听的进去吧”

2.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话”是会相互影响的,不仅“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而且“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古古说的话,不但是‘果’,透露出古古怎么看事情,还会倒过来变成‘因’,倒过来‘引导’古古去看事情,然后再‘引导’古古身边重要的人这样去看古古”。

3.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

“因为讨不讨人喜欢,还比较更重要一点”,所以我这样长得一般的更需要讨人喜欢。

“大概只有做大明星的人,比较适合非常美但是非常讨人厌。如果没打算做大明星的话,那么会因为你的美丽而感到人生满足的人,其实很有限。反而是你的讨人喜欢,可以造福身边很多人”。

“我约好了大家礼拜六一起去吃日本料理喔!”姑姑的朋友兴高采烈的打电话来约,“啊,可是我不吃日本料理耶!”姑姑如果直接这样回答,对电话那头的人来说,当然很为难。古古这样讲话,当然是把她自己的个人喜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少给别人找麻烦的方法,就是把麻烦在自己手上就解决掉,古古不必勉强自己吃日本料理,她需要把握的态度只有很简单的一个,就是:别人并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

4.沉默没问题,沉默很正常的。

5.把无所谓的胜利让给对方,懂得认输的人很懂说话。

智者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那片小领土的国王。”国王的特色是什么?过往就是偶尔会乐意听听别人的意见——当别人的意见刚好和过往自己相同的时候。人也许有三六九等,但不管是小学生、老太太、专门给狗洗澡的、还是专门帮政府查税的,每个人都喜欢别人同意自己。但既然每个人不论大小,哥哥都是国王,那当然每个过往都有自己的想法,你朕、我也朕,实在不可能大家都刚好同意彼此的想法。

当你遇到了很强势、非逼你认输不可的人,如果人数并不会伤害到你的原则,我就建议你一笑置之,把那个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这会显得你度量很大,对方也会很乐意跟你进一步合作。

舌战如果发生在情侣之间,那“认输”的益处就更大了。情侣之间和同事之间不同。情侣是因为相爱才在一起,不像同事是为了薪水才在一起。把优先级搞清楚以后,自然懂得情侣间维持住彼此的爱才是最重要的。在相爱的前提之下,又何必计较输赢呢?

你和丈夫吵架,吵赢了,吵到他低头认输、恼羞成怒、摔门出去,大踩油门把车飙走,这样你不是会很担心他的安全吗?你会整晚都睡不好,焦急地等他回来吧。这样你赢了吗?应该是宁愿输更好吧?

6.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就算这个状态,只维持一顿饭的时间,也能让对方觉得“被重视”,如沐春风。

7.不会Game over,让人接得下去的话

遇上对方提起了一个你完全不想接的话题,不必急着要抵抗,而是轻巧地把对方热衷的话题,连接到一个很生活的方向,就行了。

8.话题卡住了,就换话题,不要恋栈。

谈话时发生在当下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同时听你讲话,脑子里却一直惦记着三分钟前你讲了什么烂话题,这又不是期末考试,教授在听你作报告,与到会卡住的话题,就让它破摔在地上,用脚扫到沙发底下就结了。

9.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

我建议的发问方式,可以是先问两三个像是非题或者选择题的具体问题,把对方有兴趣聊的范围给摸索出来,再用申论往下问。

10.聊天时,每个人都想聊自己。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将这个不是为了对情侣们泼冷水,而是做个简单的提醒:聊天时,每个人都想聊自己的感觉。

“尽量别让自己说出‘我’字”

听起来很容易,但你可以试试看,跟朋友聊天十分钟,不要说出“我”字。每次想说“我”字时,都改成“你”字或“他”字。你会发现这十分钟里面,本来不断说着“我昨天···”“我觉得···”“我买了···”这些句子的自己,忽然变成一个不断把话题丢给对方、让对方畅所欲言的、超级上道的人。

Day Two

11.问题很尖锐,可以倒推回去两三步。

小戈的老同学,最近一直来借钱,每次见面时,小戈都觉得对方的眼神古怪,整个人都和以往不同。小戈判断对方在吸毒,但这样问一方面很尖锐,一方面应该也得不到对方诚实的回答。

如果问题这么尖锐,可以试着把心里假设的事,倒推回去两三步来问。比方说,小戈假设对方在吸毒,倒推回去两三步:吸毒是因为不快乐吗?不快乐是因为离婚吗?如果小戈这样倒推,那他可能可以先问对方:“离婚以后,是不是过得很痛苦?”这个问题听起来很柔和,是朋友会问的问题,比较不像“你是在吸毒吗?”这种问题,太像审判者或者警察问的问题,指责意味太强了。

问题要问的让对方感觉到是关心,不是审问。

“说实话,如果你不是那种老是认为’我才是正常人’‘我才是社会的中坚’的人,就不会理所当然的永远用充满优越感的轻蔑态度去看待辍学的人、上瘾的人、脆弱的人,也就不会太用粗鲁地纸介质问别人某些尖锐的问题,而是会采用谈话的方式,来试着了解对方的处境。”

“在公事上,必须问出尖锐的问题时,我建议拿‘抽象的第三方’来当替死鬼。比方说,老板做出了很蠢的决定,你想提醒老板这个决定很蠢,你就可以把你要问的问题,推给老板‘比较没有辄’的第三方。例如,老板,全省的经销商他们叫我来请问您,如果您海报印这么大,他们要贴在哪里?这类的问法。”

还有一种说法,可以尽量把对方听来刺耳的,有审判味道的字眼,改成用一些“具体的陈述”,例如:蔡教授,同事都在传你的论文是抄袭的。”可以改成:“蔡教授,我们收到这份英国的学术期刊,上面这篇论文,跟你上个月发表的那篇,内容上重叠的部分,大概五千字······”

虽然用字比较多,但也显得比较具体,不像直接指责对方,而是要求对方就事论事。

问题也许尖锐,但并非出于恶意。有什么都不问,放给他烂,让老板毫无准备地被全省经销商嘲笑,让教授在网络上被骂到狗血淋头完全溃不成军,让官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陶醉、像金鱼活在漂浮自己排泄物的金鱼缸里面,一直吃进去再拉出来,这才是懒得管你去死的冷漠。

人生难免出现尖锐的问题。逃得过就逃,这是我们的天性,但逃不过的话,就处理吧

12.适度的挑衅,能让谈话热络。

你看每一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台下前两排坐的全是好莱坞的风云人物,平常一呼百诺、喊水会结冰,可是每年典礼的主持人,一定会挑当年最红的两三位来开点恶作剧的小玩笑,说他们整形整到这场戏跟上场戏不连戏了、离婚付的赡养费比演过最热卖的电影的票房还要高啦、这类当事人苦笑,但全长大了的玩笑话。

适度的挑衅,绝对能让话题热络。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被探讨,而不是被一个完全没原则的人敷衍了事地点头称是,应付过去。

至于气氛是否愉快,会不会变成太剧烈的争论,那是要走着瞧的,但比起老是聊艺人的八卦或哪家店在打折这类话题起码能够增进对自身以及对朋友想法的进一步了解。

13.不想交浅言深的话,应该避开地雷。

我的建议是:第一,对方很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对不熟的人说的,比方说:财务状况、生什么病、感情状况、小孩的成绩等。第二,是对方很容易有强硬立场的,谈起来容易起争执的,比方说支持哪支球队、讨厌哪个明星、信哪个宗教、吃素的攻击吃肉的或者反过来吃肉的攻击吃素的等等。

很多欧巴桑不尊重这些界限,动不动问人家:为何还不结婚?还不生小孩?一个月赚多少钱,房子买在哪里?他们以为这样是跟人家熟络,但其实这就是她们会变成可怕的三姑六婆的原因:她们交浅,一年见不到一次面,但她们很爱言深。

14.硬生生的报出数字,很难记住。

“小戈,你是哪一年生的?”

“我出生那年,迈克尔·杰克逊出了那首《beatit》喔!”(顺便唱两句)

这当然是小戈在高攀迈克尔·杰克逊,但反正高攀也不用交钱。不过要能说出这种话来,还是需要事先为自己做一点功课,而且要视讲话的对象,而改变你高攀的对象。

这一招,还可以避开一些将出口会有点尴尬的答案。按礼貌来讲,就算很熟的人,也不见得可以任意聊起对方收入这样的话题。但是,这是一个白目者意识高涨的时代,白目的人越来越理直气壮地活着,就算初次见面,直接问对方收入的状况也不再那么罕见。

“那小戈你一年可以赚多少钱啊?”

除了“关你屁事”之外,小戈也可以用一些不算隐瞒,但也不太具体的回答。

“如果如迪拜那家最贵的帆船酒店,大概只够住一个礼拜吧······”

15.打麻将就该用手洗牌,空当是很重要的。

“其实那一点点洗牌的时间,也只够随口探问一下对方对某件事的态度或进度,但这对我爸爸他们来说,似乎已经很够了,大概等四圈麻将的休息时间,或者晚饭前后再确认一下,事情就原则上讲定了”

16.想知道后来怎么了吗?——悬疑式说话

17.把故事爆点藏在太后面,很容易让故事废了。

石头和白水,能够煮成好喝得要命的汤?两个手掌大的画,就能卖卖两三百万?这些就是很多人爱说的,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爆点。

你如果习惯把爆点藏在故事的很后面,可能听你说话的人,熬不了那么久,就纷纷去上厕所了。

如果有兴趣练习这种说话方法,可以看看报纸或网络上的新闻,都喜欢用什么样的标题,来吸引读者把整个新闻看完。通常标题就是整则新闻的爆点。拟标题的人,并不担心读者看了标题,就不看新闻了,他们拟标题的技巧,就是要让读者好奇“怎么会这样?”“怎么这个男星会劈腿?”“怎么这个女星会怀孕?”“怎么这个富豪会破产?”“怎么这个大官会被关?”

18.幽默像走路,讲笑话像翻跟斗。

很多笑话并不能带动话题,不但不能带动话题,有时还会停止话题。不信的话,你下次试试看在热络的谈话中,硬生生插进去一个笑话,看看会不会中断热络的气氛。

请试着了解:幽默感跟笑话,是两件事。

有的人讲话很有趣,很吸引人,但却很少讲什么“现成的”笑话。就像会煮菜的人,不会把罐头浓汤热一热就端给你喝,还期望你说“真好喝”。

19.完全不必担心问题没深度

最棒的问句,最可能激发对方继续说下去的问句,多半是这些:“为什么?”“怎么会?”“真的喔?”“我都不知道耶?”“那怎么办?”“后来呢?”“原来是这样!”

如果你对这话题实在不感兴趣,只是为了让谈话流畅的继续下去,那这些问句应该够用的。

就算你很感兴趣,真心地想听对方把来龙去脉好好地分析给你听,这些问句,还是够用的。

每个说话的人,都需要从听话的那一方受到鼓励,才会更放开来往下说。只要你的反应是一种鼓励,不管对方是多有地位、多有深度的人,都会很受鼓舞,继续往下说的。

你不必假装有深度,只要懂得欣赏别人的深度,已经是一种美德了。

20.带来惊叹号,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在陌生的场合,自我介绍的时候,如果因为很紧张,把“期望的月薪”说错,想讲“我希望月薪能有四万块”,却说成“我希望月薪能有四十万”,面试官应该会因为诧异而和你多聊两句,并且比较会记得你吧。

设计一下自己的台词,与其说“我是某某年大学毕业的”,一定没人记得住;但如果说“我毕业那年,《阿凡达》刚上映,很轰动,我们全班的毕业大头照,都做成了蓝色的那没人的样子。”一旦你这样说,对方一定比较记得住你何时毕业、念哪所大学、什么科系这些事。

我有一年主持金马奖典礼的时候,颁奖人曾志伟为了逗影星吴君如,还没拆开得奖人信封,就把信封给撕了。被碎片撒在台上,直接宣布得奖人是吴君如的另一半,陈可辛导演。当时同为颁奖人的吴君如愣住,我看看觉得这场面需要收拾一下,就从主持人位置一路跑去颁奖人那边,蹲在地上翻捡碎片,见到一片碎纸,上面有个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如果爱》的“爱”字。我就根据这个“爱”字,向全场确认了得奖人是陈可辛没错。

果然曾志伟这个豪气又令人意外的动作,成了次日报道的重点,大家都觉得很有趣。这是娱乐界大哥的胆识,玩得好就很出众,玩不好也会尴尬的。

Day Three

21.交谈不是有奖金的竞赛,别急着抢答。

“那个女主角叫什么······唉呀想不起来,反正那个女的简直长得就跟那个女的一样”

其实这时候,是说话的人,最愿意被别人帮忙的时候。这种时候小戈如果能替舅舅说出人名和片名,舅舅一定舒服得像是有人帮他掏出了大块耳屎一样。

在高手面前,装懂是没用的,只会自曝其短。最好就是珍惜遇到高手的机会,好好把道理听懂。生活又不是有奖金的抢答竞赛,请问,你一直抢答做什么呢?

22.初次见面,应该说什么?

请你反问你自己,有没有主动报上名字的礼貌。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是害羞名字太老土,还是担心说了,对方会生气地大骂“你干嘛跟我说你的名字啦?”

如果真的担心对方位阶太高,你报名字会“打扰”到对方,那我建议你起码要做到“平等互报”,也就是说,只要对方初次见面时报了名字,你就应该也报上你的名字。

23.赞赏,观察对方最渴望的部分

要怎样才能判断出对方想听到什么样的赞美呢?走进一位老师的办公室,或者,走进一位贵妇的客厅,应该都可以发现不少线索的。

桌上相框里或者计算机的桌面,展示着什么样的照片,通常是最明确的线索;如果放着他和高官巨贾的合照,那你应该可以赞美他的人脉之广、什么都搞得定;如果照片是他跟亲爱的子女,那你自然应该问候他的宝贝子女们暗号,并且盛赞他家的公子、千金们看起来好优秀好聪明之类。

东张西望就能看到的东西,当然就是对方愿意让别人看到的东西,可能也是他渴望被人提到或问起的东西。

日本出版圈的大人物见城彻,说他做编辑时,有一个杀手锏就是称赞大牌作家时,都会努力称赞道那位作家“最渴望被人称赞的那部分”。他说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个大牌作家就会忘不了你。

要做到这一点嘛······推理能力就很重要了。演艺圈很多外形出色的人,整天听别人称赞他们漂亮,多少会听习惯,虽然应该还是会高兴(总比被别人说丑来的高兴吧),但他们做的某些事,一定有透露出他们想被称赞的那块、他们很缺乏自信的部分。一个大美女会去演脸烂掉的女鬼、一个话都说不清楚的偶像却挑战饶舌歌曲、明明是歌坛天王却去跑马拉松、明明是身材完美的女性却愿意为了演老鸨增肥十五斤······

所以说,线索其实很多,只待有心人去观察、观察清楚再出手,骂他或赞他,都会让他刻骨铭心,对你“另眼相看”。

24.自问自答,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

古古开口前,没什么没有先想一想?嗯可能因为“想一想”很麻烦,不要想比较轻松。可惜她享受了这三秒钟的轻松,结果她整个周末的轻松就泡汤了。

“周末你帮我值班好不好?”这是在交涉事情,虽然是小事,但仍是在交涉,性质跟“贵国明年起必须每年从我国购买三十架飞机”,是一回事。

“周末帮我值班好不好?下个月换我帮你。”多加这一句的人,就是有先想过对方立场的人。当然,同事可能还是会回答:“不行诶,我有事。”但起码你不会显得像是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讨厌鬼。

嗯,古古大概会成功,因为同事掉进她的陷阱了。但同事可能会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古古当“可能的朋友”看待,这是古古在人际关系上付出的代价。下次如果账目上除了小问题,同事可能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反正你们没有要做朋友。

25.在台上,把人当西瓜就糟了。

演讲的人,要设身处地的以台下观众的立场来想,才是最有用的原则。

例如:他们是被学校逼着,在寒风中站着发抖听你演讲的应届毕业生吗?他们是一群刚吃完中午饭、昏昏欲睡的企业家吗?是一群比较爱听八卦,但迫于社交原因才来听你讲解《红楼梦》的贵妇?还是一群被病痛所苦的病人?

依据我的经验,一场演讲,或者一集节目能让人记住三件事,已经是非常好的内容了。剩下的时间,你就是逗他们开心,勾起他们的兴趣,调查他们的星座,或者从他们之中找几位看起来人缘很好的人,站起来和你玩些问答或猜谜。

只要你体量听讲者容一恍神,给他一些乐趣,以及两道三洋有用的讯息,他就会觉得你是个非常好的演讲者,下次还会乐意听到你的演讲。

不要任性地把别人当西瓜,当心西瓜们联合起来把你当成雾莲啊。

26.乐在其中,跟长辈“凑趣”

男朋友的妈妈在剥豆子,或者剥虾仁,或者在用按摩器按摩肩膀,她都会很在乎地东问西问。

只要你愿意,对顾客凑趣、对上司凑趣、对长辈凑趣,都不难。难只难在,你有没有“乐在其中”而已。

说实话,我不太相信“宾主尽欢”这四个字。宾客玩得很尽兴的时候,主人往往累得半死,哪里还“欢”得起来?但一个称职的主人,会觉得“宾主尽欢”,是因为他款待客人,看到客人尽兴时,她也就乐在其中,觉得很有成就感。“作为宾”和“作为主”的“欢”,是不同的“欢”吧。

如果一个做主人的人,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懂得“以宾客的乐趣为乐趣”,那么,一个做晚辈的人,一定也可以对他“长辈”调整心态,以长辈的乐趣为乐趣。一旦调整成功,你会发现,“凑趣”地陪他们说话,即使那个内容你已经听过了八九遍,也还是很轻松就能完成的事。

比起你为了凑长官的趣,必须早上六点起床,去陪打你并不爱打的高尔夫,或者为了凑客人的趣,必须熬夜喝酒喝到吐,这样一比,听重复的老故事起码不伤身啊。

第一,将来长辈不在时,回想自己有陪长辈说话,会安心很多。

第二,常听了上年纪的人讲话,很有看《铁达尼号》的效果,会觉得人生海海,不过如此,比较如此豁达。

第三,长辈故事里,偶尔还藏着一些人生经验,会启发你解决问题的灵感。

第四,说不定长辈会分你遗产哩。

27.如果碰到对方,要求你跟他站在同一战线。

所有这些高高在上的,类似神明、君王、老大、总裁,是不跟你谈心诉苦的。反之,会跟你诉苦的,才是把你当成平等的人看待的、才是愿意跟你交朋友的。

如果和同学初次见面,就能嘲笑自己腰上的肥肉,嘲笑自己讲话的口音,绝对比较容易交到朋友。

想要推心置腹吗?这个分寸要谨慎拿捏。如果你为了给对方推心置腹的感觉,讲了其他不在场的人的坏话,你就要准备好听你说话的对方出卖你,拿你讲过的话去挑拨离间。

我的建议是,如果碰到对方爱憎分明,而且要求你跟他站在同一阵线,你只能让对方尽情宣泄他的不满。但你要控制一下,不要忘形地加油添醋,不要为了讨好对方,就夸张地攻击别人。

只要你努力疏导对方的情绪,对方就比较可能把你当成朋友,但你也不至于讲很多不该讲的话,变成日后他去搬弄是非的把柄。

对方充满怨恨时,宁愿做无害又可爱的小丑,不要逞强当强出头的英雄。因为他只需要推心置腹的“感觉”,而不是生死之交。

28.烂话题,就像默默地问到有人放了一个屁。

听到烂话题,就像默默地闻到有人放了一个屁一样,既不必抓住不放,也不必追根究底,大家面带微笑,让它自动消失就好。

人嘛,活在当下,话出如风,谈话的节奏说变就变,大可不必费心地非要找一个平滑的方式,从无趣的话题“滑向”别的话题。干净利落地直接转完就可以。

比较贱的招数是“嫁祸于人”。看到场中有适合嫁祸的目标出现,就立刻热心地拉着这个你想摆脱的人说:”啊,那边那位是某某公司的大红人,你一定要认识一下!“很热情地拉着他去拜见新的目标,是大红人也罢,是鬼见愁也罢,反正就帮他们互相介绍认识,你就可以脱身了。”

另外也可以“用空间换取时间”,拉着你想摆脱的人,往饮料桌或食物桌迈进。嘴上不要忘记说:“今天他们准备了很棒的伏特加喔!”或者“你一定要吃吃看我带来的布朗尼!”把人带到桌边后,殷勤的为他拿些饮食,尽到了礼数,也就可以靠着“走来走去”的障眼法,渐渐摆脱对方了。

不管多么想摆脱对方,眼睛千万不要露出冷淡的神色,怎样都要表现出“等一下有机会再跟你好好聊”的热情。世事多变化,谁知人生的下一回合,这个人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算你此刻只想躲开她,也还是可以少树敌的。敌人是最恐怖的资产,拥有的越多,你死的越快。

29.你不是英国女王,立场不必惊动大家。

其实“名媛界”很严苛的:你念的学校是不是欧美名校、你家的企业是名门正派还是土豪劣绅、你的英文有多溜、搭配衣谢的品味如何、刚去了哪里旅行、你的发型师是谁只要愿意比,项目是比不完的。

但古古这个同学,往往一遇到主人,就巴着主人说话。说话还不够,还要把伴手礼拿出来,解说给主人听,说这家的蛋糕有多好吃多难买,来的路上又怎么差点砸烂:或这瓶辣椒酱是她从哪个国家买回来的,酒瓶的设计有多特别。海关怎么为了这个怪瓶子刁难他等等。

你最好当个融入派对气氛的好客人,大方地参与别人谈话,欣赏音乐、美食;随便谈些最近看的影集,谈谈大家都是如何认识主人的,应该就可以快速建立你和其他客人的联结了。

古古这个爱当名媛的同学,并不是不知礼数,只是有时她的礼数,对别人来讲是负担。

别人必须中断自己的玩乐或谈话,礼貌上假作关心的问你为什么要先走。

30.一个人很难“了解另一个人所受的苦”

我调查了一些朋友的反应,这些朋友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不领这个情”。他们当然还是会感激对方愿意安慰自己的好意,但如果伤痛或愤怒非常巨大的时候,他们并不想听到对方说“我了解你受的苦”这种话。

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你根本就不可能了解我所受的苦!”

我花的心思越多,我就越知道,一个人很难“了解另一个人所受的苦”。当你自己腰痛到站不起来的时候,你真的很难分心去想遥远国家杯谁在围困了三天的小孩的处境。

她的痛苦折磨得他快死了,她不会觉得这种痛苦是“可替代”的。你这样讲,安慰不了她。

至于另一种,“引蛇出洞”式的诉苦,那是完全不同层次的事。“引蛇出洞”式的诉苦,白话文叫“撒娇”。你同学跟你说“我头发烫坏了,丑死了”的时候,是在“撒娇”、“乞怜”,你要立刻表明“不会啊,很好看啊”,一切以此类推。

Day Four

31.开口找人帮忙,要“大事化小”

古古回想,发现阿女每次找她帮忙时,都不像是来“求她”的,反而比较像是要邀她“一起做一件对双方都好的事”,都不像是来“求她”的,反而比较像是要邀她“一起做一件对双方都好的事”。

或者,阿女被指派去拜访一个她不熟的客户,她想拜托比较资深的古古陪她一起去。阿女就会说:“古古,你跟这个客户也很久没见了吧,他们一定也很关心你最近在干嘛,不如我们一起去,你也可以知道一下他们最新的计划。”可是妮可就会把话说成这样:“古古,这个客户我一点都不认识耶,好可怕喔,求求你陪我去啦,我不敢一个人去。”古古一听就烦,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想被拉去。

久而久之,妮可就成了一个烦人精,古古在办公室只想躲她,因为她像个婴儿,要这要那;而阿女却比较像个并肩作战的伙伴。其实呢,只是提出要求的方法不同,要古古帮的忙是一样的。

32.求饶有诀窍,让人不原谅你都难

我觉得比较受用的道歉方式,应该是把自己的过错,所造成的麻烦,先在自己脑子里过滤一下,然后,想一下可以采用的补救措施大概有哪些,接下来,就是勇敢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犯了什么错,有多清楚这样的错给对方带来多大的麻烦,添了多少困扰,然后,当然就等着挨骂啦。

不过因为你的道歉,充满“自我反省”的理性气氛,也许对方不会完全失控到甩你耳光的程度。对方骂到一个段落时,你再献上你想的解决之道,让对方感觉你不是百分之百的混蛋。虽然挨骂难免,但起码对方不会对你这个人完全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