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1年2月14日。

1.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

第一章

2.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的居住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心灵改变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通过不断重复的断和舍,就回达到离的状态。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3.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以物品为主角,能不能用,很可惜,这东西还能使。以自己为主角,我要用,主语永远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是现在

4.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我们很多时候生活都是在做加法,这个想要那个想要,包括流行的收纳术,想让我们越来越混乱的生活空间变得条条有理,但是,更简单的方式就是做减法。

5.收拾的两个维度,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主语是我,不是他人也不是物品,比如说是他人送的,这是物品与他人的关系),当下这条时间轴(不能说未来可能用得着,或者是以前用得着现在用不着了,但是不舍得丢)。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自己的空间里。当下是一个时间点,上一秒有用,下一秒可能就没用了,所以是时时更新,不断重复。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会逐渐认清必需品,懂得拒绝非必需品。

6.断舍离并非绝对要把房子弄干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真实的自己。比方说,有人送你一套名牌杯子,你却原封不动的把它放在橱柜最里面,而却用着买甜甜圈送的杯子。你会认为这么好的东西舍不得用,你的潜意识认为自己配不上用那么名贵的杯子。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意识呢?有了种种思考后,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加分法

7.说到底,这些东西到底值得我花那么多工夫、时间、金钱、体力去收拾吗?当然,也不是单纯的扔,也要有“断”的想法,如同开源节流,这个是增加去路,减少来路。不要乱买,不要舍不得舍弃。

8.“断”。实施断,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其实是很应该被珍惜的,被感激的。断食回感激食物,断气会感激空气。

9.“舍”。达到这个阶段需要一个过程,从开始的怜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慢慢变为把这个送给用得上的人,这个东西就算留下来也没有任何人会用。如此反复,你下决断会更果断更快速,身边也只会留下适量的物品。。你的家才终于从“仓库”变为“住所”。用不着的破烂,就算把他们收拾的再整齐,也没有任何意义收纳术的实施应该在“舍”完成之后

第二章

10.把物品减少到自己可以控制的量,而不是成为物品的奴隶,为此忙的不可开交,这是舍的层次。更高层次的就是和物品交朋友,每样物品都在掌控之中,并且和他成为好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这个层次就是断。物尽其用,将功效发挥到极致,一直到用完。不收拾的收拾法。

11.物品要用才有价值,物品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他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比如,假设我们生活在中游,有许多曾经使用过但是现在用不到的,要是这些东西能够顺流而下到达下游,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手中就太好了。

12.游牧民族蒙古人居住在移动式的蒙古包,所以只能带一些必需的物品,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下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起来。然而再逐渐都市化的乌兰巴托,人们逐渐定居下来,物欲渐长,对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也开始照买不误。

13.捡便宜心理和折扣陷阱总会让我们失去理性。不知到底是否真的合适自己,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物质的泛滥和我们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大范围的产能过剩和这种心理有莫大关系。

14.一个形象的例子。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水池里面。大多数人就是只进不出,这样的池水只会浑浊不堪。想要池水保持清澈,两个闸门就要协调好,我们使用的物品也要保持流动性,经常的去反思更新。

15.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不愿待在家中的人,执着过去、对幸福时光留恋的人(与逃避现实有共通之处),担忧未来的人(这类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很常见的就是过分囤积纸巾等日常用品)。

16.不会拒绝的人多半是因为自身也很怕被拒绝,害怕受到伤害。一样东西,你把它置之一边不理,到了要以往的底部,那么无论它以任何形式保存,从实质上来讲,它们已经是垃圾了。

17.有人会抱怨衣物不是像食物一样会变质,要是衣服一样会坏就好了。但是本质上却无异,就算没变质,但再也不会用。

18.破烂儿可以分三类。不用的东西(漫不经心存放,甚至已经遗忘,因为一想到扔掉酒心怀不安所以一直没丢),还在用的东西(在用但是并不喜欢的东西,将就,但是我们会不珍惜,乱七八糟地放,毫不珍惜地用),充满回忆的东西(比如以前得的奖、情书等,喜欢怀念的人潜意识里觉得过去比现在好,或者是过去的好,逃避现实。喜欢保存物件的人,害怕以后没有现在好,或者保存现在的好,比如别人送了个必需品,很日常的但舍不得用)。站在这些“破烂儿”的角度,它们可能在说,我们不能物尽其用发挥自己的作用。

19.心怀不安的人总想着总有一天用得着,但是再不断整理的过程中,又想着丢弃。这样好像给自己一拳,再帮自己贴个创可贴一样,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会损耗掉自己很多能量

20.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是很大的问题。但是物品的使用频率多种多样。本来要丢的东西,想到过去用很多钱买的不舍得丢。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有时候我们会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比方说,有人会为了一年来一次的亲戚特意准备茶具和被褥,有人再家里放了大量餐具,但实际上平时用得很少。一直重复这种行为也会导致生活混乱(也许解释了人们为什么喜欢买大房子,喜欢放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在断舍离中,基本没有“客用”的观点,客人来了可以酒用自己日常用的。

21.由减分法变成加分法。对别人失信自己会很不安,但对自己失信也会潜移默化的让自己不相信自己,一直沉浸于今天也没做到,没能够遵守约定,这是一种减分法。今天做到了,遵守了约定,会增加对自己的信任感。(所谓的成功是成功之母。有很多东西留着只会让自己内疚,不清空很难重新出发。

22.一个例子,花很多钱买的英语教程,一拖再拖不愿意去学,内心又非常愧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骗自己说自己很忙,没时间。长时间如此真的会消耗掉自身很多能量,一直无法释怀,并且花的钱越多越愧疚。

23.要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家。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一个例子,去高级饭店吃饭,如果盘子有个缺口,你一定不高兴,但在家里你就是这么对待自己的,在高级饭店住的感觉非常的舒心,回家却要面对脏乱的房间,这种反差会让你不想回家,要是回家也有这样的感觉那该多好。一个有趣的故事,越是高级客房里的客人,离开时房间越是整洁,相比之下,标间的就会惨不忍睹,多半都会觉得反正服务员都要打扫。

第三章

24.以自我为轴心(会导致主管意识过强?),把时间轴放在现在。分清能不能用和要不要用(是否是必需品),物品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以用,是把物品当成了主语,你不用的物品没有任何价值。有时候收集很多东西不过是在做垃圾分类

25.人际关系本来就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就算是莫名其妙地渐行渐远,也可以心平气和的接受,如果把物品比喻成你的朋友,那就是你们之间的价值观产生了分歧,但是物品不会像人一样主动从你身边溜走。选物品就像选朋友,选什么样的作为朋友,最高的级别就是只选择死党,也就是只选择真正需要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这是真正的精挑细选之后才能有的状态。

26.整理与收拾的不同。再断舍离中,“收拾”是筛选出必需的物品,而整理只是把家里的东西改变一下形态,移动一下地方。断舍离中的顺序应该是先收拾,再整理。

27.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比较扔掉和不扔掉各自带来的困扰。80/20法则,扔掉80%,靠20%就可以应付大多数日常所需,而不扔掉,你就要花很多的时间来整理。

28.对于别人的东西,先不要去管,比如觉得丈夫的东西很垃圾想给他扔掉,但是这样其实也是否定别人。断舍离里先不要管别人,高高兴兴地收拾自己的东西。

29.知行合一,让认知和行为相一致,扔掉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

30.有很多错误都是由于感觉可惜而开始的。要考虑到自己的真是需求,及时终止,及时丢弃,比如一个水坝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建了一半后,发现根本用不上,怎么办?可能有人会想未来用得上,而把它建好。但是最应该做的是让他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希望你不要认为“可惜”就是不扔东西的赦免令,也不要认为“可惜”是对物品的爱惜之情

31.选择力。选择的标尺应该尽可能的简单,分类也应该是进行最小限度的分类。比如一些东西可以分为三十类,这样你会很难选择,但是如果把他们分为三类,选择就容易得多。。阻碍我们行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选项太多以至于无法选择,也就是“回避决定原则”。教育小孩也是这样,如果一股脑的丢给他们一大堆东西,他们很容易丧失掉自主选择的能力,他们没有经过思考,因为毫无限制,如果加一句“最多只能选三个”、“从三个中选一个”“分为三种”,这样会更好的锻炼选择力,更有动力去执行。

32.你能给自己找到一百个理由不扔东西。“因为这是重要的人送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是无情无义的人”……其实,你舍不得丟的很多东西,又有多少是你认真对待的,要么,放在一边置之不理,随意对待,或者明明不喜欢不在意的东西,你却因为某些感情而留着它,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从物品的角度,不能到需要它的人手上,浪费资源。原来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物品就是一面能映照出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居住环境与疾病有很大联系,堆得越多越易滋生病菌。

第四章

33.收纳工具和收纳箱就是为了往里面塞满东西而存在的,所以只要有这个东西存在,就等于纵容自己无休止地增加东西。

34.先集中于某一个地方。如抽屉,先以一小块整齐的地方作为突破口激励自己,成功是成功之母。着手于看不见的地方,即便打扫干净了也不会有人发现的地方。打一个比方,房间里有一个灯一直是坏的,有一天换了灯,发现房间明亮了,心情突然很舒畅。把房间整理好后就是这种心情,保持整洁保持清爽,气运自然会好起来。

35.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下手。按照这样的顺序做下去,会产生一种“登门槛效应”,最后你以前并不想扔的东西你也觉得无所谓了。从“需要,不需要”再加上“舒服,不舒服”。大多数人都会在事后发现,会让我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需要。犹豫其实是感性接受考验的证据。

36.送给别人要说请收下,而不是说给你,充满回忆的物品还是不要送人好。

37.三分法。不断地三分法,就能把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

38.看不见的空间,七成收纳原则,留出空间,让人有整理的欲望,且便于物品的进出。花时间收纳不需要的东西,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39.看得见的空间,五成收纳原则。东西太多影响美观。还有一些装饰用的空间,放一成足矣,比如像美术馆,这样主次程度会一目了然。

40.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变得非常的重要,到底放哪些需要经过甄选,品位也会随之提高。

41.我们追求的是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拿出物品所需的动作越少越好,比如用夹子密封酒比用橡皮筋简单。这样生活也更顺心,不会经常以好麻烦当作借口。一些很复杂的整理方法,整理后看上去是非常的美观,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勇气去拆开,拆开了就很难复原了。

42.不良品库存=负债。每次只有在必需的时候再去购买必需的商品。

第五章

43.不管东西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在最初的阶段,觉悟和勇气是必需的,如果能放弃的话,就能换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这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44.存留下的物品是自观的途径。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修炼不一定要去深山老林。

45.最大限度的使用物品的力量。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每天使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日常随便用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在断舍离里,也有那么一个是瞬间,会让自己十分客观,甚至客观到令人讨厌的地步地看待,自己到底给了自己什么样的东西。这一过程可以让我们清楚自己当下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46.断舍离并非提倡清简的生活。并不是提倡清贫、节约的生活,虽然结果来说,你的生活可能会变得简单,节约。但是断舍离并非追求这些本身。物品是自身的投影,既然如此,物品既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不管食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只买最当季的,会有一种“气”在里面。一种周身裹着充沛能量的感觉。

47.不少书都认为打扫与运气相关,本书同样认为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观念会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也许不是运气变好了,而是自身看到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变得更好了。吸引力法则。

48.碍事的东西堵在家里,造成潜意识堵塞。因而每拿掉一样东西,潜意识的堵塞物就走了一个。形成一个通道,看不见的世界和更加看不见的世界都会来援助你,集体无意识或神的领域,我们一直接受来自于它的援助。成功者就是活在当下,勇于实践的人。看得到的世界的行动只看得到百分之四五十,所以很多成功者都喜欢说自己运气好。而这些运气就是来自于看不见和更看不见的世界。这是一种“成事在天”的心境,这就是断舍离追求的状态——心怀觉悟和勇气的乐

49.物品其实是物与情感的综合体。包含着积极情感的东西不妨留着。

50.说到底,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我认为所有的物品都是我们从神祗、从地球手里借来的,如果有这种感觉,就自然而然的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的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放手,对物,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后记

51.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断);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舍);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