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3年9月25日。

#引导购买的两个原则

第一、避免极端。就是在有3个或者更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不会选择最低或者最高的版本,而更倾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商品。

第二、权衡对比。当消费者无从判断价值是高还是低的时候,他会去选择一些他认为同类的商品去做对比,让自己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你明白了吗?

#信息对称
在市场条件下,想要实现有效的交易,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必须对称,信息如果不对称,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如果你选择给他涨工资,几个月之后他就会适应涨工资所带来的新的消费方式。到时候,涨工资的激励作用,就会完全消失。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为突出的业绩发奖金。工资是用来支付给责任的,责任越大,工资越高。涨工资,是因为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发奖金,才应该用来奖励突出的业绩。

#鸡蛋理论
是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

为什么会这样?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认为,我们对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事物本身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评价,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这种现象,同样也出现在宜家的身上。人们热衷于购买宜家的半成品家具,回家自己组装。鸡蛋理论,也被很多人称为:宜家效应。
#提供稀缺
1、提供稀缺的商品或内容

比如,你是一个微信公号的运营者,除了苦苦写文章,看着订阅数量一个两个增长外,也要思考一下,你供给的是不是稀缺内容。看不见的手,正在把你往真正稀缺的原创优质内容调拨。你要听它的话。

2、提供稀缺的能力或方法

如果你不想在这个博弈游戏里疲于奔命,那请你想一想,你到底拥有什么稀缺的东西,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比功能更稀缺的,是体验,比体验更稀缺的,是个性化。比如,大家今天稀缺的不是免费的商业知识,网上太多了。大家稀缺的,反而变成了用来把这些知识内化的“时间”。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就是指你每多消费一件商品,它给你带来的额外的满足感。这个额外的满足感,是不断下降的。欲望被充分满足后,边际效用为零,商品就会免费。

#最小可用产品
硅谷有一家做文件分享的云存储公司,叫做Dropbox。它的创始人有这个想法后,并没有立即组织团队把产品开发出来,然后到处宣传。创业非常大的一个忌讳,就是爱上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爱上用户的需求。所以,他找人拍了一段3分钟的视频,他亲自做旁白,演示这个想法。这段视频,引来了几十万人的关注,大量的都还不能叫用户的关注者,给他提意见,让他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产品公测版的排队名单,从5000人,一夜之间涨到了75000人。这段视频,就是“最小可用品”,用最经济的方式,最快速度的犯错,并且纠正。

最小可用产品,放到自己生活中,微信公号,知乎,b站做一些长尾内容
#撇脂定价法
撇脂定价法指的是,当生产厂家把新产品推向市场时,利用一部分消费者的求新心理,定一个高价,像撇取牛奶中的脂肪层那样先从他们那里取得一部分高额利润,然后再把价格降下来,以适应大众的需求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撇脂定价法。撇脂定价法,又常常被称为高价法,是一种与“渗透定价法”截然相反的定价策略。
#避免组织套娃
套娃现象,是一种因为不安全感,和追求容易沟通,而产生的一种管理者倾向于找不如自己的下属,从而导致组织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走向衰落的现象。从道德的角度来要求管理者是不够的,要从理性上解决管理者安全感的问题、监督机制的问题和CEO自身的问题,才能将套娃现象降到最少。

要想获得这些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你要善于提问,乐于倾听。

比如,很多人离职都是因为对直属经理不满。但如果你问:你对你的直属经理不满吗?他一定会说,没有没有,他挺好的。这是个傻问题。你要问:如果是你做你老板的位置,你会有些什么不一样的做法?这个问题可以让他说真话。他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就是他认为他老板做得不好的地方。

再比如,你不能问,你觉得我们是家好公司吗?这个问题没意义。你要问,你能推荐几个朋友加入我们公司吗?如果他直接拒绝你说:我觉得我周围没什么合适的。那基本上就说明,他对公司很失望,不愿意让朋友跳火坑。

如果你很想了解他对其他员工的评价,不要问:你觉得谁怎么样?那个谁谁呢?你要问:你觉得,公司里谁可以勉强接替你的职位?他列举的名单,一定是那些他心中比他更强的。如果你问,谁谁谁合适吗?他说,不合适。那多半是他认为这个人水平很差。

你还要问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离开之前所负责的那个项目,怎么做下去最好?他这时给你的观点,不会阿谀奉承,而会是中肯的看法,值得参考。

最后,不要忘了再向他提一个要求:我能不能再请你帮我最后一个忙?他会说:您说?你说:你能不能答应我,在1年之内,不从公司挖人?

他多半会答应你,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他暂时只关心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没有动心起念要挖人。等他在新公司站稳脚跟,就可能要打老同事的主意了。提前获得一个君子承诺,非常重要。

从员工成为经理,就必须要学会区分,当你是一名优秀员工时的那些做法中,哪些确实是值得学习的好方法,哪些只是你的习惯。比如,一定要穿着得体去见客户,这是值得学习的好方法。但是穿白皮鞋,还是黑皮鞋,这就只是个人习惯,不需要强求。方法的不同,会带来结果的不同;但有些习惯的不同,只是让自己感觉舒适。很多新任管理者对下属的要求,其实都是希望别人按照自己无关紧要的特有习惯做事。

“法定权”就是:我是经理你要听我的。这是约定俗成的,基于组织架构的权力。但是,通常法定权很难单独被接受,它还需要配合奖赏权,和惩罚权。

“奖赏权”,是种建立在诱惑之上的权力,俗称胡萝卜,做得好,就给你一根;“惩罚权”,是种建立在恐惧之上的权力,俗称大棒,做不好,就打你一顿。

这三者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常会和CEO谈条件:让我做这个位置可以,但你要让我自主分配奖金,独立任免员工。这就是索取更多的胡萝卜,和更粗的大棒。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Be Proactive),帮你把思维转换为:我可以对我的行为和选择负全责;
#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帮你把思维转换为:我可以在采取行动之前,先用心智创造结果;
#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帮你把思维转换为:我可以让更重要的事,永远不为次重要的事让路。

运用:如何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史蒂芬说,你需要养成第七个习惯,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方面,对自己“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第一、身体。想要在商业、管理、个人方面做得更优秀,你必须有非常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最底层的工作者靠体力,中高级管理者靠智力,但最顶级的企业家,又回过头来靠体力。万达创始人王健林一天要出现在4个城市,苹果CEO库克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身体,就是你的手机电池。没有一块大电池,或者电量始终在20%以下,是成不了大事的。那应该怎么办呢?吃营养的食物,充分休息,以及定期运动,有规律的作息习惯。身体训练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如果做到这些很难,可以试试我们在第61课讲的“对赌基金”,帮自己走入正循环。

第二、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需要不断训练的。2009年,我参加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在荒无人烟的盐碱地里,用4天,徒步了120公里。单调的景色,疼痛的双腿,理想、行动、坚持,冲过终点那一刻,我不是豪情万丈,而是平静如水。2013年,我飞到青海,用5天时间,在3300米的海拔上,环青海湖自行车骑行了360公里。有一天实在没有完成当天目标。第二天,我倒退20公里,追上部队,完成了全程。2015年,我和10位朋友一起,远赴非洲,用7天时间,攀登非洲第一高峰,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在大雨、极寒、高原反应等等恶劣环境下,最后我们登顶的那一刻,所有人抱头痛哭。快乐是奖赏,痛苦是成长。经过这样的精神训练,你几乎可以面对任何商业世界的挑战。

第三、智力。智力,就是你手机的操作系统。智力训练,就是增加操作系统的功能,安装各种APP。怎么做呢?多读书。虽然微信上有很多文章,但大部分微信文章的内容比较碎片、甚至比较片面。我自己写过不少书,当我试着把自己某篇文章的观点,写成书的时候,会把自己挑战得体无完肤,甚至最后放弃。可以试着至少每季度读一本书,然后每月读一本,然后每周读一本。“得到”里的“每天听本书”是个很好的快速获取书籍精华的方式。如果你对某本书深有感触,应该再把全本找来,仔细阅读。多写作。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你会发现,你以为自己想清楚的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想清楚。写作,可以帮你把囫囵吞枣吃下去的知识,消化吸收。可以试着至少每个月写一篇文章,公开发表,接受大家的质疑。这些质疑,可以进一步帮助你完善思维和知识体系。

第四、社会/情感。还有一项必须不断训练,持续积累的,是社会关系,情感连接。常有人问我:你认识那么多人,这个人脉是怎么建立的?我说:给予价值。你能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如果不能用价值浇灌人脉,那就只能用人品抵押。抵押到最后还不起了,你还想借,就会破产。人脉,不是那些能帮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所以,持续的给予价值。这是更新、积累人脉的唯一方法。给予,减去索取,等于人脉;付出,减去回报,等于胸怀。

还有哪些是技能呢?骑自行车是技能,你永远“学”不会骑车,连只能靠练“习”,甚至浑身淤青之后,才能掌握。演讲是技能,你读了100本如何演讲的书,但从不上台,恕我直言,你一辈子都“学”不会演讲。谈恋爱是技能。但很可惜你一辈子也谈不了几次恋爱,所以因为缺乏练习,自古以来地球人都是不擅长谈恋爱的,等你真的“习”得了这种能力,估计已经用不上了。

廖厂长,和这位美国老太的故事告诉我们,随手存款,最后必将增值。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为一些蝇头小利,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这种“求赞”不但不是存款,更是一种无节制的取款行为。这时,如果你在别人的情感账户里余额不足,当然就会招人反感。

所以,你必须把每一次人际交往,都看成是在他人情感账户内存款的一个机会。

清华才女、青年作家蒋方舟的一句话,一语中的。她说:人们可以从相亲对象那里,得到一个自我认识的坐标。

说白了,找对象,大家都想找条件好的。但大家都精着呢,你挑我我挑你,最后就是认识到自己有几斤几两,然后再找个半斤八两。扎老心了~

认真习读她的分享,56个相亲对象中,长辈介绍的有2个,同辈介绍8个,单身活动认识的37个,相亲网站9个。最后在参加单身活动,组团走茶马古道的时候,遇见了彼此契合的人。

你看房后城市就变为了:贵但有升值潜力区域…局部价格洼地…好学区…京城地铁图对应站点…商圈…附近写字楼企业园区地图…你甚至还会主动去了解2020年前的交通规划、初等教育规划…

这些功课从眼前功利的角度,会帮你建立一个基本的生活圈概念和轮廓,你可以借此机会,接触到许多自己不曾考虑过的生活和发展维度—-这些,往往是我们在过去长达十六年的教育中缺失的,很多人的上一辈也缺少这种眼光。

从长远来看,这种思维方式和依据事实数据来判断的判断力,将伴随你一辈子。哪怕你离开了北京去其他城市发展。只要这种能力还在,你就不会被生活击倒。

而当你的下一代想离开你去更大的城市打拼时,他将从你这里继承这个思维方式和判断力,更好的生活

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关于读书,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应用读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

成长需要不停的解决你认为你本来不能解决的问题

尽全力的能力
可能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尽全力”还需要能力呢?这难道还需要锻炼吗?如果你有10分力气,每次都用7分、8分力,甚至4分、5分力,久而久之,不论事情多么重要,你都不会用全力了,因为7分8分力已经成为了你的标准,甚至是极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做事水准始终难以提升的原因,不是不认真,也不是不想尽全力,而是早已不会用尽全力了。要在逆境中能实现卓越成果的人,就是要不断突破自己,给自己不断地创造新的天花板。这方面也是多数优秀人才与普通人的重要差异之处。

在问题中成长的能力
有的人认为自己能解决问题,但忽略了其实是在重复解决问题,而稀缺人才从不炫耀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悄悄地在问题中成长,立足于预防更多问题的发生和老问题重复出现。
利用问题来锻炼自己,这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追根溯源,防止问题再发的能.这需要懂得如何澄清问题,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挖掘根本原因上,兼顾短期“止血方案”和长期根治方案。
第二,延伸思考能力:解决方案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面对眼前的问题时,需要思考还有什么类似的问题?不要总是出现一个问题才被动去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多想一想还可能有什么问题。请记住,在解决单个问题的同时,如果能用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可能的影响和关联,会提升你的认知水平。

她说,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许多年后,我在书里写,你不优秀,就没有有效的社交,其实是脱胎于母亲的教育。其实这是个特别朴素、特别简单,乃至于永恒有效的道理……

没有危机感的人就是那种将来注定变成无用之人的行尸走肉。

跨界成本越大,越有可能获得极大的利润。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

只有在某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才能和其他维度配合打出好成绩,而不是样样通、样样松。

他们两个都是在自己曾经做得最好的维度之外,另外开拓了一个甚至多个维度。

在一个维度上,最多 100 分;两个维度上,哪怕各自都只有 50 分,面积已经是 2,500 了;若是三个维度各自都有 50 分,那是多少?

125,000……注意:这些个数字只是“意象”,并不一定能代表事实,但足够说明事实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学老师在许多年之后总是慨叹:

最终,真正有出息的,都是当年成绩一般般的……

他们之所以慨叹,就是因为“没想到”;而他们之所以“没想到”,就是因为当初竟然不知道人生除了在校考试成绩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维度。

你的财富创造能力取决于你能给别人创造多少真正的价值。(这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价值等于他的社会贡献率”的另外一个说法而已……)

你的创造,只有你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话,是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的,要有他人也认为有价值才可以,并且,“他人”的人数越多越好,“他人”人数越多,你的创造价值越高——不是吗?

一个连对自己的感受都不能完整正确认知的人,怎么可能完整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呢?!

你可能早就观察到了:所谓的“将心比心”,的确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心和心都不一样,而是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思考原理、思考方式;更是因为大多数人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的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正确合理。

当你遇到一扇被锁着的门,你应该去哪里找钥匙?

……显然不应该是只盯着锁头看,是罢?

若是锁孔里插着一把钥匙,那锁头等于是开着的,不是吗?之所以打不开那扇门,就是因为它是被锁上了的,而开那个锁所需要的钥匙,一定在别的什么地方啊!

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既然那是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它就好像是个被锁上了的锁头,而解决方案就像是钥匙一样,一定不在锁孔里插着,一定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呢!所以,当我们尝试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只盯着问题看,盯着问题想,盯着问题找解决方案,通常只能是以无奈告终的啊!

不对,我得把我的注意力从问题本身移开,因为解决方案肯定在其他地方……

别人都盯着钱看,我也觉得钱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解决方案一定在其它的地方……最终,我认定能力更重要,盯着自己的能力看,盯着自己的能力成长才是真正的“钥匙”啊。

总盯着钱的人,通常赚不到钱。

真正赚到钱的人,通常都会把注意力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我相信这一点,也是这么做的,我也相信通过我“固执地”不谈钱,能够让大家知道这其实才是对赚钱最有帮助的。

如果你能合理使用自己的注意力,试着活在未来,并且刻意打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估计想要赚不到钱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