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基古和阿尼西母有什么事迹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11月18日。

好的,推基古和阿尼西母是《新约》中两位密切相关且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主要记载在《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中,特别是《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

他们的事迹完美地体现了早期基督教社区的互助、赦免与革新精神。

推基古:保罗忠心的旅伴和信使

推基古是使徒保罗在第三次传道旅程中结识的同工,后来成为他最信任和得力的助手之一。他的名字意思是“幸运的”。

主要事迹:

  1. 陪伴保罗: 他最初来自亚细亚省(今土耳其西部),在保罗第三次传道旅程回程时,与其他几位同工一起在希腊陪伴保罗(使徒行传 20:4)。
  2. 代表教会: 推基古很可能是以弗所教会的代表,负责将教会的奉献款带到耶路撒冷,救济那里的圣徒。
  3. 保罗的“特使”: 在保罗第一次于罗马被囚期间,推基古是他身边为数不多的亲密同工之一(歌罗西书 4:7)。保罗对他有极高的评价。
  4. 传递重要书信: 这是推基古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保罗将四封极其重要的书信交托给他,让他送往亚细亚的各个教会: · 《歌罗西书》:送给歌罗西教会。 · 《以弗所书》:很可能是一封传给亚细亚省多个教会的通函。 · 《腓利门书》:送给歌罗西的一个富裕信徒腓利门。 · 根据传统,《提多书》 也可能由他送达。
  5. 口头报告和安慰: 保罗指派推基古不仅送信,还要向各教会口头报告保罗在罗马的情况,以此来安慰和鼓励信徒们的心(以弗所书 6:21-22,歌罗西书 4:7-8)。
  6. 后来的事奉: 根据提摩太后书 4:12,在保罗第二次被囚期间(推测),他再次差派推基古往以弗所去。这表明推基古始终是保罗可以信赖的、四处奔走的“外勤”同工。

形象总结: 推基古是忠心的信使、可靠的伙伴、教会的安慰者。他像一个“活的邮差”,不仅传递信件,更传递着保罗的爱、教导和勉励。


阿尼西母:从逃奴到弟兄

阿尼西母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救赎、转变和基督教伦理的动人范例。他名字的意思是“有益的”。

主要事迹:

  1. 逃跑的奴隶: 阿尼西母原是歌罗西城信徒腓利门的奴隶。他可能偷了主人的东西(腓利门书 1:18),然后从歌罗西逃到了罗马这座可以藏身于百万人口中的大都市。
  2. 在罗马遇见保罗: 在神的安排下,逃亡的阿尼西母在罗马遇见了被软禁的保罗。通过保罗的传讲,他归信了基督(腓利门书 1:10)。
  3. 成为“有益的”人: 归信后,阿尼西母在狱中忠心服侍保罗,成了保罗“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对保罗极为有用。保罗甚至用他名字的双关语说:“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腓利门书 1:11)
  4. 保罗的调解: 根据罗马法律,腓利门有权严厉惩罚甚至处死逃奴。但保罗写了一封充满爱与智慧的个人信函——《腓利门书》——让阿尼西母带回去。 · 在信中,保罗没有否定奴隶制度,但引入了全新的基督教伦理: · 他请求腓利门接纳阿尼西母,不再是奴隶,而是高过奴隶,是亲爱的弟兄(腓利门书 1:16)。 · 他愿意为阿尼西母所造成的任何损失亲自偿还。 · 他暗示腓利门应自愿地还给阿尼西母自由,以便他能在福音事工上帮助保罗。
  5. 勇敢的回归: 阿尼西母带着这封信,勇敢地回到他曾经背叛的主人家中,这是一个信心的巨大考验。
  6. 后来的身份: 根据教会传统,腓利门赦免了阿尼西母并给了他自由。他后来成为以弗所教会的监督(主教),并被早期教父伊格那修在一封信中提及,最终为主殉道。

形象总结: 阿尼西母是蒙恩的罪人、得救赎的逃奴、勇敢的弟兄。他的故事是“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的完美体现(哥林多后书 5:17)。

两人的交集

推基古和阿尼西母的故事在《歌罗西书》4:7-9 交汇在一起:

“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我又打发一位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他们会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

这表明,保罗是同时差派推基古和阿尼西母一起回到歌罗西的。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决定:

· 推基古作为德高望重的同工,为整个事件提供了权威性和严肃性。 · 阿尼西母亲自带着《腓利门书》回去,是他悔改和顺服的行动。

他们二人一同回去,一个代表保罗的权柄和关爱,一个亲身展示上帝的恩典与改变,共同完成了这项微妙而重要的使命。

根据您提供的名单,这些人物都是新约圣经中记载的早期基督徒,是使徒保罗重要的同工和伙伴。他们的事迹分散在《使徒行传》以及保罗的许多书信中。

下面这个表格整理了他们的主要事迹和相关的经文出处,方便您快速了解:

人物名称 主要事迹与身份 📜 相关经文 📖 亚里达古 马其顿的基督徒,保罗的忠实伙伴。曾与保罗在以弗所经历骚乱,并陪同他前往耶路撒冷和罗马,甚至在狱中陪伴保罗,被称为“与我一同坐监的”。 使徒行传 19:29, 20:4, 27:2;歌罗西书 4:10;腓利门书 1:24 马可(约翰·马可) 巴拿巴的表侄。曾与保罗、巴拿巴一同旅行布道,后因故离开。他的离开导致了保罗和巴拿巴的分道扬镳。但后期与保罗和好,并再次成为保罗重要的同工。传统认为他是《马可福音》的作者。 使徒行传 12:25, 13:13, 15:36-40;歌罗西书 4:10;提摩太后书 4:11 巴拿巴 原名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意为“劝慰子”)。为人慷慨热心,曾变卖田产供养信徒。他赏识并引荐了保罗,并与之共同完成了第一次旅行布道。 使徒行传 4:36-37, 9:27, 11:22-30, 13-14章 犹士都 又名巴撒巴的约瑟。在十二使徒犹大去世后,他与马提亚被提名为补选使徒的候选人,最终马提亚当选。他自施洗约翰时期便追随耶稣。 使徒行传 1:23-26 以巴弗 来自歌罗西教会的领袖。保罗称赞他是“忠心的执事”和“与我一同作主的仆人”。他曾冒着生命危险服侍保罗,并代表歌罗西教会将捐助带给在罗马被囚的保罗。 歌罗西书 1:7, 4:12-13 路加 保罗亲密的同伴,职业是医生。他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在保罗多次旅行和最后在罗马被囚时,路加都陪伴在他身边。 歌罗西书 4:14;提摩太后书 4:11;腓利门书 1:24 底马 曾是与保罗在罗马被囚期间的同伴与同工。但后来因“贪爱现今的世界”而离开了保罗。 歌罗西书 4:14;腓利门书 1:24;提摩太后书 4:10 宁法 一位住在老底嘉的信徒。他家中有教会,保罗写信问候他和他家的教会。 歌罗西书 4:15 亚基布 一位住在歌罗西的信徒。保罗在信中称他为“同当兵的”,并鼓励他要“尽从主所受的职分”。 歌罗西书 4:17;腓利门书 1:2

💡 早期教会的缩影

从这份名单和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教会一些动人的特点:

· 多元的团队:这些同工背景各异,有像路加这样的知识分子和医生,也有像亚里达古这样甘愿陪伴入狱的忠实伙伴,还有像宁法这样开放家庭接待教会的平信徒。这体现了基督教福音的广博和团队的包容性。 · 真实的人性:这些人物并非完美无瑕,他们的故事中也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例如,马可曾中途放弃,但后来被挽回;底马虽然曾一同劳苦,最终却因贪爱世界而离开。这些记载让我们看到,信仰的道路上有坚持,也有软弱,但神依然使用这些真实的人。 · 坚固的情谊:像巴拿巴(他的名字就是“劝慰子”的意思)这样的同工,他们不仅是工作伙伴,更是属灵上的家人和战友。他们一起经历逼迫、旅行布道、建立教会,这份在患难与使命中建立的情谊尤为珍贵。

希望这份整理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些新约中的鲜活人物。如果你对其中某位人物或某段记载有更深入的兴趣,我们可以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