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警察”随意查身份证合法吗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11月10日。

image.png

今天晚上大概八点中,出地铁步行到南三环的时候等红绿灯有个民警过来检查身份证。他过来说例行检查,比较有礼貌,我看了看他的警服,感觉没问题,配合并说了身份证号。

但是我本人对这种现象极其厌恶。顺带着也对这个职业以及这些人很反感。因为在用不上的地方花费人力,完全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在北京生活的人比较清楚,这两年还出现了新的岗位——守桥员,各个大点的天桥都有人把守,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春夏秋冬。尤其是西北三环的某桥。

大家心里很清楚这不是为了人民的安全,更不是为了让大家安居乐业,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安全感。

不过这个整体还好,他们守着大多数情况并不会侵犯公民的权力。但是在某桥下四个角常年停着公务车,并且持续检查身份证是否侵犯公民权利?拍个夜景照片会马上有人过来找你要求删除。问原因对方回答大桥属于机密不能拍照。

如果该桥作为特殊地点把守那么为什么普通马路上也有人检查,是有KPI吗?谁来保障一个公民所应有的合法权益?

现在想想小时候大家很多人的梦想是长大当这个角色就感觉反胃。

结合当今社会各种乱象让人不禁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担忧。

最近一些信仰人士被莫名带走,没有搜查证,没有执法证,破门而入,暴力执法的事情大家应该改都有所耳闻。

听到这些消息真让人心寒。

执法要有标准,权力要有边界,否则人们难以有安全感,公信力会更加下降甚至消失。

在对比哪些黑恶事件,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无法立案或者不去解决甚至置之不理,更有甚者去当保护伞。

不禁想起另外一件事,就是电话实名制是为了防止诈骗,结果却是方便了诈骗分子获取更加具体的信息进而让诈骗成功率更高了。

抓诈骗分子那是怎么也抓不到,而对手无寸铁的百姓那是手到擒来。

我去网上搜索了以下,相关讨论也比较多,看到下面的评论真是感同身受

那可不可以这样想,法条规定的是有犯罪嫌疑,可以查验身份。那查验身份的反过来就是说警察有了合理怀疑,才查验你的身份证,这才是合法程序吧。可是查的大多数是平常的正常公民,那请问我们纳税人交的税,国家才有钱给公权力的人去发工资。他在检查的时候国家是给他/她算工资的。那好,受检查的人也因配合检查而支付了时间成本和几分钟的人身自由。那试问,人为了配合你检查,支付了时间成本和自由,结果啥事没有。那是不是也要按受检者的工资水平支付人家的时间成本呢。  
纯法理探讨,只就问题论问题。大家理性评论。  
暴力检查,不止是行为,而是心理伤害。  
他们的检查态度恍惚间都让你觉得自己是个fan人。  
拒绝公权力泛化。  
我们不是不配合,只是觉得从检查一开始,他们的种种,都觉得是一种侮辱。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身份泄露的问题。我对所有需要提供身份证的要求都很敏感,尤其这种有“人”参与在其中的,想铁路系统那种还好,有正当平且大家都认可的理由。

下面这个评论也很让人深思。

基层民警辅警有任务有指标,每天至少查多少人是有规定的。辅警那点工资也没必要冒风险惹不开心,所以很少查那种真正有嫌疑或者纹身金链子社会哥,更多查的是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人,这种人好说话,也少扯皮,就是凑够人数。

从法律角度看,这种行为也是被约束的,要有边界

在这种背景下,2011年《身份证法》修订时在第15条第(3)项后面增加了一种情形作为第(4)项,即“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人民警察也可依法查验身份证。原来的第(4)项变更为第(5)项。

新增加的这一项,的确大大地扩展了警察盘查公民身份证的范围,但也不是所有的公共场所,警察都能查验身份证,法律明确限定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之5种场所。像集贸市场、商场、医院、电影院、公园、运动场以及城镇街道等公共场所,警察都不能随意对公民盘查身份证。在城市地段尚且限制在这样几种场合,依当然解释,在农村所有地段,更是不得随意盘查公民身份证。

下面这个很重要,有相同顾虑的朋友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警察盘查公民身份证时,不能仅靠一身警服证明自己的职务身份,而必须出示自己的执法证件,要一“出”二“示”,光拿出来晃一晃不行,还得示之于人,让执法对象明确知道你是哪个单位的警察,姓甚名谁,职务如何,警号多少等。否则,执法对象咋知道你是真警察还是假警察;就是真警察,执法对象若认为其执法违法,也应知道投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