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更新于 2018年9月4日。
你知道如何开启你的第二种商业模式吗?
文 | 李小墨
一句“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不知戳中多少人心中的隐忧和隐痛。
可是心里的波澜过后,大多数的人还是继续原来的生活。难道我们真正需要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不是:那些没被死工资拖垮的人,都是怎么跳出来的吗?
反正作为一个实在的人,我只关心这件事。

人怎么赚钱,跳不脱两种性质收入和三种个人商业模式

在展开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界定一下,什么样的人才算被死工资拖垮的人?
并不是所有拿死工资的人,都活得不好。
所谓被死工资拖垮的人,指的是只有工资这一个单一的收入来源,每个月领固定工资而且工资不高,这种不高还不是暂时不高,而是在可见的未来升职加薪空间不大,天花板明显的那种“不高”。
最基本的特点是跑不赢房价,买不起房。就算掏空“六个钱包”买了房,房贷压力就能把他们摁得死死的。再加上其他生活成本,导致他们虽然知道死工资没前景,却又高度依赖死工资,当工资增长跟不上消费增长,就被死工资给拖垮了。
你可以不在乎钱,但绝对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赚钱能力。
要想搞清楚那些没被死工资拖垮的人,是怎么跳出来的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我们要搞清楚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如何赚钱的。
人怎么赚钱,跳不脱两种性质的收入和三种个人商业模式。
两种性质的收入即资产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
资产性收入,即现有资产带来的收益,不需要付出额外劳动就能赚取的钱,比如房租收入、出书赚版税、股权分红、用积蓄投资理财的收益。通俗的说法,叫“睡后收入”,指睡着以后照样有收入。
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劳动换取的报酬,一旦停止工作就没有收入,比如工资。
我记得自己大学刚毕业当记者的时候,每个月都为工资感到焦虑。
因为我们报社记者是没有底薪的,拿多少工资取决于你每个月挣了多少稿分。稿子见报,领导给你打分,稿子多、稿子版面大、稿子质量高,稿分就高,稿分高工资就高。稿分统计,还会在月底公示,虽然没实行末位淘汰制,但我非常恐惧垫底。
我快要被出稿压力搞崩溃的时候,我发现有个老记者稿子不多,有时分数还常常垫底,可是每天优哉游哉的,毫不在意。我好奇就问他了,他哈哈大笑,说了一句话,差点让我趴在地上:“我又不靠这点工资生活的。”
从收入性质的角度上来说,不想自由被工资捆绑,想摆脱对工资高度依赖的生活,就要想办法从纯劳动性收入,过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性收入,甚至完全靠资产性收入就能维持现有生活。
实现财务自由,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我们的资产性收入,刚好可以覆盖日常生活的支出费用。你长期不工作,非工资收入也足够维持你所需的生活水准。
没被死工资拖垮的人,基本走的都是这个路径,都要经历这么个过程。所以牢牢记住,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路径。
但是所有能被称为资产的东西,除了靠继承以及靠婚姻关系去分享,只能靠个人努力去积累。

所以如果你不是什么二代,也没本事通过婚姻完成原始积累实现阶层跃升,你就要搞清楚三种个人商业模式。
我原先以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才有的东西,“个人商业模式”是我最近刚从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里接受到的一个新概念。
我发现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分析框架,帮助我来回答“没被死工资拖垮的人,都是怎么跳出来的?”这个大问题。
那么什么叫个人商业模式呢?
劳动性收入的本质,其实是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来赚钱。除了那些完全不工作的人,所有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时间。但人们并不是以相同的方式来出售自己的时间。所谓个人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